【受权与授权区别】在日常工作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“授权”和“受权”这两个词,但很多人对它们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并不清楚。其实,“授权”和“受权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,但在法律、管理及实际应用中有着明显的区别。本文将从定义、主体、法律性质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两者的不同。
一、概念总结
1. 授权:
“授权”是指拥有决策权或管理权的主体(如上级、公司、组织等)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其他个人或部门,使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相应的权利。这是一种主动行为,通常由权力拥有者发起。
2. 受权:
“受权”则是指接受他人授予的权力,是被授权人所处的状态。它强调的是“接受”这一动作,表示某人或某机构已经获得了特定的权限,可以依法或依规行使这些权力。
二、关键区别对比
| 项目 | 授权 | 受权 |
| 定义 | 将权力赋予他人 | 接受他人赋予的权力 |
| 主体 | 权力拥有者(如上级、公司) | 被授权者(如员工、下属) |
| 行为性质 | 主动行为 | 被动行为 |
| 法律意义 | 权力的转移 | 权力的接收 |
| 使用场景 | 上级对下级授权、公司对外授权 | 下级接受上级授权、员工接受任务 |
| 常见搭配 | 授权书、授权委托 | 受权人、受权范围 |
三、实际应用举例
- 授权例子:
公司CEO向市场部经理颁发“销售合同签署权”,即为“授权”。
- 受权例子:
市场部经理在接受了CEO的授权后,就成为“受权人”,有权代表公司签署相关合同。
四、常见误区
有些人可能会混淆“授权”与“受权”的使用,误以为两者可以互换。实际上,在正式文件或法律文本中,应根据具体语境准确使用:
- 正确用法:
“公司已对其高管进行授权。”
“该员工已获得相应权限,属于受权人。”
- 错误用法:
“公司已对其高管进行受权。”
“该员工已进行授权,属于受权人。”
五、结语
“授权”与“受权”虽一字之差,但含义截然不同。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两个词,不仅有助于提升沟通效率,也能避免因用词不当带来的误解或法律风险。在实际工作中,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,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与专业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