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秋尽江南草未凋全诗】一、
“秋尽江南草未凋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。原诗为:
> 青山隐隐水迢迢,
> 秋尽江南草未凋。
> 二十四桥明月夜,
> 玉人何处教吹箫?
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南的景色,虽然已是秋天的尾声,但江南的草木仍未凋零,依旧葱郁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寄托了诗人对友人韩绰的思念之情。
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杜牧诗歌中常见的婉约风格和对自然与人生的细腻感受。
二、诗歌信息对比表
| 项目 | 内容 |
| 诗名 | 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 |
| 作者 | 杜牧(唐代) |
| 朝代 | 唐代 |
| 诗句 | 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 |
| 体裁 | 七言绝句 |
| 主题 | 思念友人、江南秋景 |
| 意象 | 山、水、草、桥、月、箫声 |
| 情感 | 淡淡哀愁、思乡怀人 |
| 艺术特色 | 语言简练、意境空灵、画面感强 |
| 出处 | 《樊川文集》 |
三、创作说明


